2021年7月17日上午8点半至18日中午12点,中国社会学年会2021学术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高质量的社会均衡发展与社会公平”分论坛在西南大学顺利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分层与流动委员会主办、皇冠体育官网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承办,郑莉副教授任论坛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春玲教授为本次论坛做总结发言。
部分与会学者合影
作为社会学年会75个论坛中备受瞩目的论坛之一,本次分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篇稿件,邀请正式报告30篇。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多个科研机构的四十余名学者做正式报告和评议。
论坛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阶层结构与教育分层(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春玲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朱斌副教授与东南大学洪岩璧副教授任评议人。中国社科院刘保中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分流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产生影响,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作用受到教育分流的调节。华东师范大学黄超在教育选择的理性行动模型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考察了资金和时间两类家庭教育投资如何受到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复旦大学李瑞彤基于在成都市三所学校进行的田野调查,就目前家长主义浪潮下家校冲突的现状和具体形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西安交通大学任围聚焦影响青少年群体数字技能的家庭因素,探索资本理论是否在数字领域仍然具有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数字技能存在显著的阶层差异。香港中文大学相楠选用最新发布的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数据,深入探讨香港学校的留级率会对学校平均成绩以及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经济不平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五位发言人精彩的汇报完毕之后,朱斌副教授和洪岩壁副教授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分别进行了评述。朱斌老师点评前三篇文章。对刘保中的研究,建议从不同的教育维度讨论它对社会经济成就的影响,并对单位和专业分类提出建议;针对黄超的研究,也存在理论演绎上和测量上的一些不足之处,模型上工具变量的选取也存在一些问题;李瑞彤的研究忽略了学习成绩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并建议对总结出的维度进一步修正。洪岩壁老师点评剩下的两篇文章,对于任围的研究,洪老师首先肯定了她在测量上的优点,其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问,一是如何在上网中区分学习和娱乐两种用途,二是文化资本影响数字技能的机制存疑,;最后,相楠的研究问题在于,一是没有足够的经验研究来支持她的假设,二是仅用数学成绩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需要考虑留级率所对应的理论问题。
主持人:李春玲教授
评议人:洪岩璧副教授
评议人:朱斌副教授
第一单元发言人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阶层结构与教育分层(二)”,由清华大学刘精明教授主持,北京工业大学胡建国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谢桂华副教授任评议人,对五位发言人的文章进行精确而精彩的点评。南京大学余鸿飞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上的性别不平等及其机制。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就读大学排名还是在就读专业薪酬水平方面,女性较男性都处于劣势,“结构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形塑了当前中国教育获得质量方面的性别不平等。西安交通大学王杰的研究发现出身贫寒而受过较高教育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虽教育程度较低但出身优渥的配偶;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通过相对教育优势交换男性相对出身优势。复旦大学李桉涛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嵌入同层次社区的家长,嵌入优势社区的家长的养育方式更接近中产阶层的养育方式,阶层身份和制度环境共同塑造了中国城市家庭的养育风格。四川大学向驰以城市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社会阶层与父母的教养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为了更细致、准确地研究现代城市父母的教养价值观状况,职业阶层、教育阶层还是收入阶层三种社会分层应该同时被考虑到。北京科技大学刘浩发现,家庭教育投入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等级差异,在子女教育上,家庭的经济与时间投入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家庭经济投入的空间差异程度很大,家庭时间投入的空间差异程度相对较小。
单元的最后是点评与应答环节,两位评议人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中为各位发言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谢桂华副教授认为余鸿飞的理论框架很有意思,研究问题也很有张力,但在数据总体情况测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将教育不平等的理论朝前推进,从性别方面进行文献补充,提高自变量聚焦提高综合性。认为王杰的理论背景争议的解释不足,可以进行不同性别的择偶观的文献补充。对李桉涛的样本的代表性提出疑问,此外在影响因素方面除了社区还有学校或班级的嵌入。胡建国教授建议向驰补充数据,例如就业部门的差异体制内外,可以在本土化视角下进行解释。研究要具有问题意识,要充分与现有文献研究对话。最后一篇,胡教授认为从空间的角度探索教育投入的不平等很有价值,但是教育投入的分类和分化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深入。
主持人:刘精明教授
评议人:谢桂华副教授
评议人:胡建国教授
第二单元发言人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阶层结构与教育分层(三)”,由复旦大学田丰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李忠路教授与四川大学黄庆波讲师任评议人。五位发言人围绕阶层结构与教育分层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交流。北京工业大学朱美静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使用倾向值分析与嵌套OLS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随着城乡流动存在城镇化转向,其中家长职业地位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复旦大学张陈陈引入理性选择理论和同辈群体理论,通过对CEPS2014-2015年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阶层、儿童同辈群体和家长同辈群体均会对学生的补习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学校的异质性。华东师范大学曹曙对中国城市新富群体养育策略进行了一项民族志研究,基于转型期中国新富群体的叙述,讨论了中国城市中新富父母从品味培养到学业准备的育儿策略。华东师范大学潘士美利用PISA2015中国区域数据,借助广义分位数回归法(GQR)构建了城乡学生线上再生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学生在数字惯习上占有广泛优势,“利于学习”的数字惯习在中等以及高成就学生中能比同位乡镇学生更好地转化为成就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孙嘉琦和谢桂华以“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参加补习,且性别刻板印象对补习参与没有负面影响;验证了女孩父母教育投入的“社会竞争”假设,持有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女孩父母,相较于没有刻板印象的父母更可能安排女孩参与数学补习。
评议人山东大学李忠路教授和四川大学黄庆波老师就5位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和文章进行了精彩的评议。李教授建议朱美静在理论解释上考虑一下是否可以做出文化意义和及经济意义上的区分,检验一下流动到底在哪个维度上带来了改变。对于张陈陈的文章,李教授认为首先应该思考理性是什么?除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外,学业成绩应该是一个重点考虑的变量;还应该进行分样本比较或者交互效应分析,从而观察好学校内部的同质性。黄老师认为曹曙的文章存在的问题是缺乏问题意识,为什么要研究教养策略?这个问题有什么特殊性吗?为什么要研究新富群体?文章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回答。李教授建议潘士美可以直接聚焦数字使用鸿沟对教育获得的影响等相关文献;增加一小节来分析和讨论数字惯习养成的内生性;关注数字惯习对教育获得影响的异质性。黄老师认为孙嘉琦文章的主线不明确,主题是研究女生,但文章里也涉及到了父母和男生;黄老师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女生参加课业补习,是女孩自己决定,还是父母决定?在两位老师精彩的评议之后,5位发言人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与评议老师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主持人:田丰副教授
评议人:李忠路教授
评议人:黄庆波老师
第三单元发言人
第四单元“分层机制与社会流动模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张顺教授主持,浙江大学范晓光副教授和复旦大学田丰副教授评议,有四位发言人进行了发言。西安交通大学梁芳使用中国城市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数据探讨社会流动对城市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发现在中国情境下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对阶层认同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并且阶层认同存在向流动起点回归的倾向。上海大学李甜甜致力于从贫富归因认知的视角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心态做补充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民众的贫穷归因观念已经出现显著的阶层分化,但对于富裕归因的认知则呈现阶层间的一致性,体现出个人层面仍具有较高的社会流动倾向。西南财经大学陈涛聚焦第一代大学生,实证发现促进第一代大学生逆流而上的“中国机制”——第一代大学生相较于非第一代大学生有更高的职业收入,他们在家庭经济联结、文化认知和社会资源中呈现出孝道、努力和独立等深层的家庭文化机制,且内嵌于个体经济行为之中。南京大学张帆通过分析 “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数据,发现工作流动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提高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并且社会资本对没有工作流动经历的个体收入的提高要更为重要,但这种作用会因工作部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评议人对4位发言人的报告提出了建议。范晓光副教授认为梁芳的研究议题经典、文献系统、批评有力、思路清晰、测量规范,但是对数据来源多样性和核心变量的测量(同质性、时期效应、阶层等距假设)等方面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针对李甜甜同学的报告,范教授认为她的思路清晰、设计合理、测量规范,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对于样本的清理是否合理?核心变量贫困和富裕是否完全对立?受访者的回答是否区别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等问题上提出了疑问。田丰副教授对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存在一些疑惑,认为如果“第一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自由度、声望等等)上如果都有优势,那么结论就能更有说服力。主持人张顺教授说发言讨论辨析有助于接受新的信息,量化文章要更加重视理论和故事的逻辑,既有理论渊源又有中国经验,数据逻辑和理论逻辑要相适配,量化研究就会做的有意思。
主持人:张顺教授
评议人:田丰副教授
评议人:范晓光副教授
第四单元发言人
第五单元主题为“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与健康分层”,由南京大学吴愈晓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秦广强副教授与同济大学王甫勤副教授任评议人。四川大学郑莉等利用压力进程模型研究了新冠疫情背景下,感知到的经济紧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检验了收入、生活压力、积极应对策略、消极应对策略与亲属支持的调节作用,发现感知到的经济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关联。四川大学徐文健等探究了心理韧性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了社会支持的中介与调节作用。复旦大学吴菲研究了社会流动轨迹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了社会流动研究的新议程。
评议人秦广强副教授与王甫勤副教授就3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细致地点评。秦广强认为郑莉的文章因为使用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面临重要的内生性问题;在模型分析与结果解释上也需要改善。王甫勤副教授认为徐文健的文章在文献综述上,有必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韧性如何影响亲社会行为做出综合的解释,在研究假设、测量与模型方面也都给出了建议。对于吴菲的文章,王老师对文章在方法和理论上的贡献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分析方法上存在主观成分,数据拟合与经验感受之间的矛盾,同时质疑不同轨迹对不同的抑郁水平影响不一当如何做解释?最后他建议将文章拆分成两篇。
主持人:吴愈晓教授
评议人:王甫勤副教授
评议人:秦广强副教授
第五单元发言人
第六单元由四川大学郑莉副教授主持,东南大学程诚副教授与河海大学周东洋老师评议人。山东大学李忠路通过分析2012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2),探索性回答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覆盖人群问题,就低保的瞄准、瞄偏、漏保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杨宗和李骏使用2019年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研究发现,基层绩效对自由民主观负面影响具有抑制作用,自由民主观越高的人越不信任政府,但是随着基层绩效的提升,持有高自由民主观的人几乎与低自由民主观的人同样信任政府。南京大学章抒文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BCSPS)数据分析指出,优势阶层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有更大的可能性成为学生干部,但较低阶层的大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能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学生组织中通过“文化渗透”过程,弥补了自身原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不足。复旦大学赵宇萱和田丰使用CGSS2010、2012、2015和2017的合并数据,探讨了以城镇化和教育扩张为代表的性别平等化力量和以市场化为代表的性别不平等化力量对中国居民的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复旦大学王冰使用CGSS2013数据,通过OLS和DRM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体的阶层位置和收入、教育、职业各维度的独立效应后,收入高于教育的程度越大、收入高于职业声望的程度越大,个体的主观阶层认同都越低。
评议人东南大学程诚副教授和东南大学周东洋老师就5位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和文章进行了精彩的评议。程诚副教授认为李忠路的文章可以看出社会学家的关怀,低保是最后一道安全阀,非常重要,但这可能更属于社会保障的领域,建议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其次是因为现金的政策扶贫变成乡村振兴,需要注意研究的时效性。程老师认为杨宗和李骏的文章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论证,按照文献综述,对政府信任有两种,绩效和文化(价值观),这两种信任应当对立,而文章中表示绩效对价值观有调节作用,为什么存在调节呢?程教授还认为自由民主观的测量问题并不准确。周东洋老师认为章抒文对于收入的测量、学生干部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思考收入能否对应到社会流动这个大概念上来?对于赵宇萱和田丰的文章,周老师认为研究设计很好,具有数据敏感度,但对于研究群体的选取、性别角色观念的测量、收入的计算等具体操作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评议人:程诚副教授
评议人:周东洋老师
第六单元发言人
论坛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春玲教授作了总结致辞。李春玲教授对论坛论文质量、发言人能力、评议人所提建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明了本次论坛开展在时间上、研究在方法上、以及学科视角方面的一些局限性。她强调,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都离不开宏观的社会背景,不能抛开直观经验而以数据驱动,要警惕研究与社会脱节的危险,要关注政策动向与环境动态变化,积极去开拓新视野挖掘新问题。此外,李春玲教授倡议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并且倡导资深学者与年轻学者共同评议,从视角和方法等多个角度带来新的启发,以弥补评议局限。
李春玲教授作总结致辞
本届论坛至此圆满结束,思想火花地碰撞为我们带来一场学术饕餮盛宴,与会学者们讨论热烈,评论者的点评精彩万分。本届“社会分层与流动”论坛获中国社会学会2021学术年会优秀论坛表彰;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保中的论文《高等教育分流与就业机会差异——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的分析》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撰稿:许辉 石睿 张慧敏 向驰 邹鑫
审核:李诗颖